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四川戒毒”日前公开点名小说《风情不摇晃》,红线相关话题迅速引发公众关注。文艺据悉,创作触碰小说讲述主人公为给当缉毒警察的法律男友报仇而深入毒窟,却和毒枭恋爱的红线故事。更有读者被所谓“毒枭的文艺爱情”打动,在网上发布诋毁缉毒警察言论。创作触碰“四川戒毒”对此评论称:“文学创作要有底线,法律莫让英雄流血再寒心。红线”
优秀作品诞生需要天马行空的文艺创意灵感,跌宕起伏的创作触碰剧情走向、错综复杂的法律角色关系也是很多作品吸睛的原因。然而,红线一旦作品内容颠倒是文艺非,触碰法律“红线”,创作触碰将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始终对毒品采取“零容忍”态度,刑法明文规定,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行为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如今一部“美化毒枭”的小说传递错误价值观,甚至诱使读者诋毁缉毒警察,激起公愤自在情理之中。
针对《风情不摇晃》引发的争议,仅有舆论谴责显然不够。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内容。此次事件中,不仅作者本人有逾越违法“雷区”之嫌,编辑、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均存在内容把关不严等问题。此外,有网友指出《风情不摇晃》并非个案,市面上还有其他存在错误内容的“毒”作品,说明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人支持依法处罚《风情不摇晃》,仍有一些声音认为“小题大做”“只是虚构作品,没必要上纲上线”,究其原因是法律观念淡薄,未能充分认识到毒品危害性,缺乏对禁毒工作的敬畏之心。职能部门不妨以本次事件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揭示毒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伤害,讲述缉毒警察在禁毒一线守卫社会安宁的感人故事,帮助公众理解禁毒成果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为何“美化毒枭”“诋毁缉毒警察”是不容触碰的红线,让抵制“毒”作品成为全民共识。文艺创作者应自觉强化法律意识,从源头防范“毒”作品出现,推动文艺事业在法律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梅麟)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中留言咨询安徽省高考改革进展:安徽省2021届秋季入学新生是否施行新高考?若施行又是什么模式?是3加1加2,还是3加3? 7月28日,安徽省教育厅回复称,高考综 ...
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记者余知都)日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市场监管局对长沙棉花糖传媒有限公司组织虚假交易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罚款21万元的行政处罚。经查明,当事人长沙棉花糖传媒有限公司在2021年5月期间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董芳忠)随着北京各大雪场陆续开板,北京冬奥会后的第一个滑雪季如约而至,滑雪头盔、滑雪服、雪镜等冰雪装备也迎来销售旺季。为保障冰雪季市场经营秩序和产品质量安全,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 ...
日前,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新版《目录》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为规范和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亮照、亮证、亮规则”,有效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市场公平有序竞争,连日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消保委联合县市场监管局通过“督导、培训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为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不断提高“12345”市民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10月13日,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消保调解工作业务培训。各市场监管所从事消费者权益保护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