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农历正月十三,在江门开平市水口镇,桑梓一场延续了近六百年的泮村历史文化盛宴 —— 泮村灯会热闹上演。不仅吸引着本地男女老少或是百年踊跃参与、或是凝聚翘首以盼,更将泮村近2万海内外乡亲“召集” 回乡,桑梓就连五湖四海的泮村游客们,也被其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百年纷至沓来,凝聚共赴这场民俗之约。桑梓
泮村,泮村地处珠江三角洲、百年潭江北岸平原区,凝聚位于五邑侨乡开平、台山、新会、鹤山四市交汇处,总面积16平方公里,水陆相连,与潭江河相伴,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典型的侨乡。其地利人和的优势,为灯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人脉和物质基础。
泮村灯会共分为扎灯、送灯、起灯、舞灯和打灯五大环节。每年灯会要扎制3个大花灯,要求在农历正月十二中午之前完成,随后由统一着装的送灯队伍送到书厦村集中,以三声地炮为号,醒狮相伴护送至泮村的厅泉祖祠。
正月十三清晨,曙光初照,泮村的42个自然村便瞬间被热闹的氛围点燃。彩旗飘飘,爆竹声声,村民们抬着金猪、生羊、凤鸡、果品等祭品,以罗伞彩旗开路,龙狮相伴,炮竹齐鸣,前往祖祠以供择灯,并举行起灯仪式,跟着鸣礼炮三响然后起灯参拜祖先,此刻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展开“起灯”大巡游。
只见村民们将三个三米多高、装饰精致华美的大花灯高高举起,在邝氏祠堂前的大球场慢走三圈,龙狮齐舞,热闹非凡。成千上万的群众和海外乡亲游子们前来观看助庆,整个泮村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起灯”仪式结束后,“舞灯”游村的活动便开始了。此时,接了灯的三个村分别以不同方向、不同路线,游遍泮村全乡四十二个自然村,每到一条村,村民都舞着醒狮或金龙在村口迎送。花灯绕村场一周后,转往别村。所到之处,锣鼓喧天,炮竹齐鸣,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在经过大约半小时的巡游之后,浩浩荡荡的舞灯队伍终于来到了灯会的另一地点——泮村金龙里,进行享誉盛名的“龙灯戏水”活动。只见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们分别举起花灯和金龙,灯在前,龙在后,在金龙里的大水塘里来回穿梭,旋转,每当灯和龙全部下水后,小伙们还会在水里大喊三声,以壮声势。尽管天气寒冷,可现场的观众们依旧热情高涨,兴致大增,欢呼雀跃。整个灯会再次被推向了高潮。
最后在阵阵炮竹声中,村民们把灯挑碎,意为“打灯”。见此情景,青壮年们一齐拥入,有的争抢灯纸和灯篾,作为吉祥物拿回家中供奉;有的则把灯芯拿回负责起灯的村里,加工成筷子,每户一对,供长者使用,祝福长命百岁。至此,一场延续数百年的历史文化盛宴落下帷幕。
这场延续数百年的灯会,缘何而来?原来它的产生和大儒陈白沙先生有关。据专家们考证,泮村灯会始于明朝英宗天颐八年甲申(1464年)正月十三日。相传明朝洪武元年(1368),泮村祖宗邝一声自广东南雄迁到此地立村(龙田里)定居,但多年来人丁不旺,灾祸频至,百业不振。邝氏十三世祖健斋于是专程前往请教大儒陈白沙先生。
陈白沙曾在泮村教学,对泮村甚为了解。陈白沙认为,泮村一带有五座黑石山,形似狮、虎、象、马和牛。有五兽镇村,本应能确保安宁,但五兽之王的狮子,昏睡未醒,其余四兽顽皮捣乱,才弄得民不聊生、灾祸频频,特别是每年正月十三,是最不吉利之日,建议把狮子惊醒,震慑四兽。
村里老人们一商量,决定糊个大灯当球给狮子玩,于是就在正月十三日,各乡村民点灯鸣炮,敲锣打鼓,抬着大花灯出游。这一招果然灵验,泮村此后恢复太平。此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泮村民众都举办舞灯活动,延至今天已持续了561年。
目前灯会已成为开平民俗活动中规模最大、场面最热闹、影响最广、名气最盛的活动。2007年5月,泮村灯会成功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泮村灯会”既是“传统手工艺”,又颇具“民俗”风味,是珍贵的中华瑰宝和历史文化遗产。灯会中精心制作的花灯,工序复杂,工艺精细考究,观之赏心悦目,是岭南民俗工艺的精品。不仅如此,泮村灯会作为地方传统节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数百年来起到敦亲睦族的重要作用。泮村灯会已成为联系海内外乡亲的纽带,凝聚了千百年来的民族心、桑梓情,增强了海外侨胞的归属感。他们利用舞灯集会之机,见面叙情,沟通信息,交流国内外创业谋生的经验,促进了家乡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非遗名录|
泮村灯会起源于明代,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三初次举行,至今已有五百四十多年历史。相传,因当地灾祸连年,泮村邝姓十三世祖健斋曾拜访岭南名儒陈白沙,以求消灾避祸之法。陈白沙认为泮村有狮、虎、象、马、牛五座黑石兽山镇守村落,但因狮王昏睡未醒,其余四兽作乱而致使灾祸连连,可挂灯鸣炮、敲锣打鼓唤醒狮王以保地方平安,后逐渐延续成为当地习俗。因泮村灯会始于甲申年,后光绪十年祖祠建成大庆亦为甲申年,故当地人决定以甲申为准,每六十年举行一次盛大庆典。
泮村灯会集舞蹈、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巡游为一体,整个灯会活动严格按照传统的习惯和规矩进行,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被人们赋予特殊的文化含义,泮村灯会作为一项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在岭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撰文:杨娉婧
记者24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目前已覆盖20个省区、市),2022年前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今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铁拳”行动,查办了一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违法案件。近日,为进一步震慑违法者、警示经营 ...
龙头齐聚,明星产品亮相!中山预制菜在预制菜“第一会”等你来_南方+_南方plus3月15日-17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佛山顺德潭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届时,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将带领本地龙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针对歙县考区日前出现的洪涝影响高考的情况,教育部考试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经综合研判,报教育部批准,同意歙县考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8月8日,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向山东创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2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记者了解到,这是山东省自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以来颁发的首批电子证书。 ...
遇见“莓”好!蓝莓产业支撑广东乡村产业振兴调研行动启动!_南方+_南方plus3月6日,蓝莓产业支撑广东乡村产业振兴调研行动以下简称“调研行动”)启动会在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举行。本次调研行动旨在通过 ...